11月9日上午,中国·兴化首届施耐庵文学节开幕。本届施耐庵文学节以“传承兴化文脉,共建文学之城”为主题,活动时间持续至23日。节庆期间,将举办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颁奖典礼、从“小说之乡”到“文学之城”为主题的兴化文学发展研讨会、兴化文学课堂专题讲座、文学名家看兴化、第十五期毕飞宇工作室·小说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。
经过前期专家评审,宗璞的《北归记》、陈彦的《主角》、付秀莹的《陌上》、普玄的《疼痛吧指头》、赵本夫的《天漏邑》、夏小芹的《娘已嫁人》6部作品获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。文学节期间,来自中国作家协会、中国小说学会、中华文学基金会、省作协的领导和国内文学领域的知名学者,将为6位获奖作者颁奖。
从“小说之乡”到“文学之城”——兴化文学发展研讨会,瞄准打造“中国文学之城”目标,邀请国内文学领域专家学者为兴化文学发展把脉,厘清兴化“文学之城”工作思路和发力方向。兴化文学课堂专题讲座则邀请专家学者,重点围绕地方性写作如何立足地方特色、突破地方局限等专题,举办系列文学讲座,提升文学爱好者的创作能力和水平。文学名家看兴化活动,将邀请省内外著名作家、施耐庵研究专家、文学艺术界代表参观兴化人文景观,修订出版《水润兴化》。
第十五期毕飞宇工作室·小说沙龙,将邀请毕飞宇、乔叶、朱辉、庞余亮等作家现场评析兴化作者作品,引领文学爱好者开阔眼界、提高鉴赏能力,提升创作水平。
同时,文学节期间还将举办服务业暨文化产业投资环境说明会、《水浒》题材艺术品收藏展、兴化籍作家影视作品回顾展、“里下河颂歌”朗诵会和“楚水文成”兴化现当代作家作品朗诵会等系列活动。其中,《水浒》题材艺术品收藏展由禹俊先生无偿支持。禹俊是从兴化走出去的一名游子,几十年来收集收藏中外各种版本的《水浒传》图书资料,以及宣传画、木刻、屏风、邮票、人物长卷等3000多件。为助力施耐庵文学节,禹俊历经数月筹备,从中挑选了1300多件布展。届时,可一睹清代画家黄慎创作的长达4米的“108将人物”长卷。
据了解,施耐庵文学节今后将逢双年举办,以施耐庵文学奖评选活动为平台载体,充分发挥里下河文学流派重要基地作用。